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

網狀資料庫

網狀設計

網狀式資料庫其實就是階層式資料庫的擴充,我們可將每筆記錄想像成一個節點。節點與節點間可以建立關聯 (也就是建立記錄和記錄間的關聯),形成一個複雜的網狀架構。它的優點是避免了階層式資料庫中資料重複的問題,缺點是關聯比較複雜。當資料庫的內容愈來愈多時,要維護之間的關聯性就會變得非常複雜。與階層式不同之處在於一筆記錄可以包含多個來源記錄,明顯解決掉階層式資料庫的重大問題。網狀資料庫是由儲存資料記錄的集合與連結資料記錄間疊加所組成,從外觀上就很容易看出與階層式的設計方法不同,尤其是在子記錄節點可以有零個至多個父記錄節點。請將資料想像成檔案,資料記錄是由每筆資料的捷徑與組成。

網狀設計可稱做,網狀、星狀、網路、分散式等。網狀設計仍然可以用階層式設計來解釋,捷徑被分配到不同的組合如此而已。




上圖顯示的電影資料庫,很容易看出電影與相關資料之間的記錄。似乎也不再擔心上層結構被破壞的問題了,但是相對造成記錄的筆數增加時使得資料量會成倍數增加。巨量的資料雖然不致於造成錯誤,可能會影響更新或查詢的效能。


  • 雖然提供了更高的彈性,能夠更直接、快速的在多對多的關係當中找到對應的資料,但是網路式的設計相對複雜,更新資料是一件相當麻煩事情。
  • 康柏公司的IDMS 即是屬於此類的資料庫管理系統。



網狀資料庫的簡單例子..

快速下載


微軟的「Surface」跨越了「筆電」與「平板」2種分類,只好在2種分類中都加入同樣的資料。
請思考:
1. 這樣產生什麼問題?
2. 能不能舉出生活中相關的例子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